全景看丽水—LOGO.png

丽水县市全景:莲都 | 缙云 | 青田 | 松阳 | 遂昌 | 云和景宁龙泉 | 庆元        全景拍摄制作服务热线:0578-5097099

站内公告

  
      玩转全丽水、体验虚拟游、就上“全景看”!全景拍摄制作服务热线:0578-5097099

 

 

当前位置:全景看丽水>>丽水风情

浙江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
发布时间 2013-07-25

通济堰拱形拦水大坝

 

立交分流的石函水渠

 

水渠隐身于两岸茂竹修林的青山之间

 

宋代石刻通济堰图通济堰位于丽水市区西南碧湖平原,创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迄今已沿用1400多年,是一项构思独特、极具科技水平的古水利工程。

 

堰是拦河坝的一种,因坝身较低,具有自然溢流功能而被称作堰。通济堰之名始于北宋,据清《通济堰志》中引北宋元祐处州太守关景晖所撰《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一文,有去县而西至五十里有堰曰通济,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引入堰渠的记载。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司马詹、南二氏始为堰,是岁溪水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一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南山绝溪北,营之乃就。此说虽具神话色彩,但奇遇启迪构思而造就的拱形坝体却是古人在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不朽杰作,不但名垂我国水利史册,而且比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要早1000多年。

通济堰所处为瓯江与松荫溪汇合口附近,此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此坝隐身于两岸茂竹修林的青山之间,全部设施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通济堰迄今保存完好,千余年效益不减。古老、宏大的堰坝将松荫溪之水注入广袤的碧湖平原,灌田2000顷,成为丽水碧湖平原农业、水利的命脉和灌区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使碧湖平原岁岁年年呈现出五月春风绿,秋晚田畴盛的景象。由于通济堰在堰坝形制、生产生活上的重要性,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首次汇编宋元明历代有关通济堰的碑记,辑成《通济堰志》,后在清代乾隆、道光、同治年间三次重修增补。通济堰自建堰以来便有堰规,南宋大诗人范成大任处州知州时,曾组织民工大规模修缮堰坝,并撰《重修通济堰规》碑,制订通济堰养护和管理章程共20条,这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管理文献。

在大坝北岸的堰头村詹、南二司马庙中,现立有石碑16通,刻载了通济堰的堰图、堰规、历代整修和告谕等内容。前人赞评通济堰规划至善,灌溉至广,在整个工程中,以引灌为主,蓄泄兼顾的整体设计方针,宽河面截流,拱形坝体,石函引水桥,竹枝状干、支渠道布局以及堰规等都是古代水利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杰出成就。我的相关日志:2008-05-12|通济堰的故事2008-09-02|处州府城建于何时?有哪六座城门?2008-08-29|丽水沦陷前后的回忆2008-08-24|丽水再度沦隐前后2008-08-24|民间传说--丽水太保庙的传说2008-08-23|遂昌县老照片(90年代初)2008-08-13|《丽水风貌》摄影作品在京展出2008-08-07|丽水老地名---太保庙弄2008-08-03|丽水风俗--渔民风俗2008-07-29|云和县老照片(二)2008-07-27|2000年至2005年的丽水城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丽水风情
▎旅游资讯


Copyright @ 2013-2020 quanjingkan,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备13019961号  

制作维护:全景看丽水  联系电话:0578―5097099  在线QQ:755578298(业务部) 755578293(设计部)

如有什么侵犯您请告知我们!